特許加盟一定賺錢嗎??

業內人士認爲:從大勢上說,連鎖商業確實進入了大發展時期,機不可失;但對於中小企業而言,必須量力而為,切忌盲從,否則前幾年蛋塔"一窩蜂"的歷史教訓就會再度重演。
 
即使在特許經營最爲發達的美國,特許經營的失敗率也高達45%,亞洲特許經營失敗的例子更加屢見不鮮。專家認爲,雖然我國發展特許經營條件正日趨成熟,但要進一步發展商業特許經營,還面臨著一些極待解決的問題。
 
陷阱之一:資金被騙的風險
 
許多自稱"經驗豐富,業績不凡"的"洋速食"企業 [eg. Double Shar],如果將其外包裝剝下來的時候,你會發現他們不但是冒牌的"國際貨",根本就不具備特許經營的資格。
 
其實,有一種現象需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,國際上知名的特許經營企業對被特許者的加盟條件越來越嚴,因爲特許者看重的是企業形象,甯嚴勿濫,光有錢還不行,還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並對欲加盟者進行嚴格的審查。如"肯德基"、"麥當勞"等企業。
 
美國在《連鎖加盟法》、《連鎖店統一加盟須知》立法前,曾經出現過一些不法之徒打著特許加盟旗號詐取加盟金。在缺乏法律保障條件下,騙錢的道德風險是存在的。其實,早在幾年前我國就出現類似企業,本身從未開過一間店,就大張旗鼓發展加盟店。在加盟者方面,也出現一些移花接木,利用總部的技術私自再開分店或把總部的技術傳授給他人等等。這些都是特許經營的道德風險。
 
陷阱之二:"冒進"與規模不經濟 [eg. Double Shar]
 
經濟學告訴我們,經營過程中確實存在規模經濟,但若企業的自身素質尚未達到規模經濟所要求的水平,企業的效益與利潤不僅不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增長,反而會隨著規模的擴大而減少,這時就出現了所謂的"規模不經濟"。與傳統商業相比,連鎖商業對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高出好幾倍,一旦總部有個疏漏,很可能釀成企業的大出血。
 
目前,許多企業都急於將加盟店的數量規模擴大。似乎加盟店的數量越多,自身勢力就一定越強。其實在加盟店數量增加,企業影響增大的同時,企業的管理壓力也越來越大。在面對加入WTO的熱浪中,連鎖商業開始大規模"擴張旗鼓",其中不少人抱著"廉價買地,高價賣店"的心態,在管理模式、人才儲備等條件跟不上門店發展的步伐時,這種心態就會犯"冒進"的錯誤,必將導致規模不經濟。
 
業內人士認爲:從大勢上說,連鎖商業確實進入了大發展時期,機不可失;但對於中小企業而言,必須量力而行,切忌跟風,否則前些年蛋塔"一窩蜂"的歷史教訓就會再度重演。
 
陷阱之三:達不到規模經濟要求 [eg. Double Shar]
 
我國連鎖業規模普遍較小,要在競爭中生存發展,出路何在?專家們普遍認爲,穩步擴大連鎖企業的規模,逐步實現規模經營和規模效益,是國內連鎖商業發展的關鍵。將來可藉有股權的的合併與資本重組等途徑加速擴張,一些規模不大的連鎖企業也應挖掘自己的特色,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。
 
陷阱之四:"形"連而"神"不鎖 [eg. Double Shar]
 
專家提醒,不要認爲特許經營就是一本萬利、一勞永逸的事業,也並不是所有的名牌加盟了就可以賺錢。目前許多企業,認爲加盟商按照特許經營主提供的方案將店面裝修一致,店內的貨品陳列保持一致就是特許經營了。其實不然。僅有外部的一致只是具備了特許經營的"形",真正特許經營的"神"在於管理制度的一致。
 
國內外特許經營成功的品牌一個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操作規範,有一個高質量的加盟手冊和可操作的運營手冊,使得在全世界各地的店鋪都能較好地保持一致的形象與風格。然而,據調查發現,目前連鎖品牌中近30%的企業沒有加盟手冊,20%以上的企業沒有運營手冊。徜若特許者不能向被特許者提供規範性的技術輸出與管理,猶如是給病人輸上不健康的血液,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及後果將是巨大與嚴重的。
 
 
 
 

沒有留言: